贵州信息港 贵州信息港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RSS地图
首页 | 斗地主| 贵阳信息 | 六盘水信息 | 遵义信息 | 铜仁信息 | 毕节信息 | 安顺信息 | 黔东南信息 | 黔南信息 | 黔西南信息 | 综合信息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主页 > 毕节信息 >

传承芦笙制作技艺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时间:2019-06-05 07:29阅读:

  苗族同胞在制作芦笙

  安竹木部件,装簧片,调音,定音……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马进国手中这支芦笙终于制作成型。像把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一样,他小心翼翼将其挂到身旁的木架子上之后,又开始了下一件芦笙的制作。

  这是5月16日,记者在纳雍县左鸠戛乡黔西北蒙知佑芦笙文化传习馆内看到的芦笙制作情景。

  马进国是这家芦笙文化传习馆的负责人,也是这里最资深的芦笙制作技师。他是纳雍县龙场镇人,芦笙制作是其祖传技艺。2016年,为传承芦笙制作工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马进国受当地文化部门邀请,来到左鸠戛乡担任芦笙文化传习员,负责向当地苗族同胞传授芦笙制作工艺。3年多来,芦笙文化传习馆已成为当地群众了解芦笙文化的特定场所,掀起了传承芦笙文化的热潮。

  与此同时,马进国还将芦笙发展成了文化产业,带领当地十余名群众依托芦笙制作和销售脱贫致富,他们制作的芦笙远销六盘水贵阳等地,每月创收数万元。

  马进国说,芦笙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纳雍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最重要的吹奏乐器,能够将这门民族技艺传授给更多人,意义非凡。

  据马进国介绍,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工序繁杂,要经过选料、烤料、打制簧片、制作竹木部件、装簧片、调音等十几道工序,即便是制作熟手,也要耗时数天才能制作出一件苗族芦笙。

  在马进国的引领下,目前,芦笙文化传习馆里已有4名苗族青年熟练掌握了芦笙制作和吹奏技艺,这让他尤为欣慰。“我希望更多人能够加入学习队伍,让这项优秀的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马进国说。(卯昌福 刘靖林 张晓佳 彭 静)

上一篇:黔西县协和镇“农户点单、志愿者上门”首场服务活动启动 下一篇:大方县狠抓教师培训工作
本栏随机推荐新闻
·毕节: “三个发力”
·毕节市开展融媒体中心
·金沙县扎实推进职成教
·威宁县石门乡:早熟马
·毕节市纪委监委以问责
·毕节市绿色生态产业招
·大方县交通运输局深入
·黔西县中建乡:让“后
·毕节市科技局创新券“
·三代人 六十年 一片林
·黔西县“扶贫牛”陆续
·兴隆乡开展脱贫攻坚“
·赫章县将新增第3路城
·贵州大方:大数据让煤
·党建就是生产力 红色
相关新闻
·大方县菱角村:美丽乡
·一针一线编织小康梦
·大方县鼎新乡同心村举
·从江:高加污扭苗寨欢
·纳雍县苗族原生态歌(

友情链接
贵阳信息 | 六盘水信息 | 遵义信息 | 铜仁信息 | 毕节信息 | 安顺信息
蜀ICP备12011354号-2 Copyright © 2014-2018 贵州信息港 版权所有.